昨天我友一大早就在聊天框叮我:“诶诶!你知道吗,你爱的莫文蔚又代言SK-II了!”
顺手分享了全新的广告大片——几段今年6月刚结束的北京鸟巢《大秀一场》演唱会片段后,一身素白洗去颜色的莫文蔚坐于后台镜前,她问:“当你看向我,看见了什么?”
▲昨日在抖音上莫文蔚官宣成为SK-II品牌全新代言人拍摄的短片上线,如今已有超过 16万的点赞。对于这位熟悉的老朋友,大家的热情足以见之。
当然是一如既往年轻又有活力的你呀!
相熟的老友都知道我喜欢莫文蔚,每次去KTV点歌无一例外会被我刷成莫文蔚专场。
甚至我最开始知道SK-II这个品牌,还是因为大概十几年前偶然在时尚杂志一翻页,瞥见她作为大中华区代言人时那张鲜亮飞扬的脸。
▲在官宣新代言人的微博下,也有莫文蔚的老粉们晒出她们珍藏的SK-II杂志广告页面。
而且很有意思的呼应是,除了某种熟悉的“老友回归”感,SK-II这则新的广告片灵感也并不“新”,它源自莫文蔚 1997 年推出的第一张国语专辑,名字就叫《做自己》。
▲这张专辑可以说是莫文蔚最广为认知的音乐风格的基础,也是很多被戏称为莫文蔚“养老保险”的莫式情歌的出处。如《他不爱我》《广岛之恋》《电台情歌》等。
2024年了,27年过去,年龄的数字已到第“54”的莫文蔚,她在当下的命题依旧是“做自己”。
但我想,这并非一种固执的一成不变。
我想起上个月在《大秀一场》演唱会上看到的莫文蔚。或许有关注她的人应该还记得,2019年巡回演唱会《绝色》之后,她就宣布自己将不会再举办大型演唱会。
▲《绝色》这个主题也很意味深长,既是“最后一场”,那就一如既往地做“绝”,把想说的说完,想表达的讲完。
而2024,她作为“第一个在鸟巢开个唱的华语女歌手”打造新的超级大秀。我本赴天后回归心态去,但回溯那些一开口就会掉眼泪的经典似乎只是一部分,你会看到她光彩夺目的有力,她能把全场的光都吸引到身上再焕变成自己的能量。
最搅动心弦的还是她又再一次带来了something new——
▲做新的东西是她的信条,她没有按照以往演唱会眼花缭乱不停换装的“传统”,而是把整场秀分成了三个部分,就像她所理解的人生的不同阶段,她过去的成就和积累,在大众记忆中的莫文蔚是第一部分,而后她设计了一个巨大的反差,她放下过去开始说她的当下,她在这几年接触的、悟出的新鲜的东西。一个有趣的细节是她这几年设计了一个叫“莫猫宝贝”的角色,一只会变成豹子的猫,就像 David Bowie创造了“Ziggy”,她(或者它)是莫文蔚的分身,但拥有完全不同的性格,她可以去做“莫文蔚”不会做的事,这些都给她的创作带来极大的新鲜。
莫文蔚有一种让人忘记时间的魔法,一部分当然体现在她那永远年轻飞扬的健康神态,有种无论谁对比一下她年龄的数字都会忍不住惊叹她怎么不会老!
▲在社交平台上时不时就会刷到她纤瘦灵动的身影,像最近莫文蔚就和张亚东、James、荒井十一、顾忠山等人组了一个乐队The Masters ,并在成都的街头蹦跳路演。
另一部分则在一种毫无束缚的自由感。世俗世界很难不去在乎的东西,年龄、成见、社会的某种规范……这些不时要绊人一脚的约束,对她来说好像真的不算什么。
一个3岁就知道自己要做舞台上的大明星,54岁盘她成功的技巧依旧只有“做自己”的人,她眼中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
在SK-II的全新短片里,似乎可以找到某种答案——她说:“当我看见自己,是年轻不止。”
或许在众人的目光之外,只有她自己知道,看起来不曾改变的她,已是无限次更新迭代的,一个个全新的她。
“做自己”,是一种本能
凡讲莫文蔚,都很难不提起她幸运的童年。
她生于一个丰富且多元的家庭,对家中小女儿的教育也是东西方特色兼备,只要不是坏事,想做什么都可以做,但认真与努力又是必须,决定要做就得做好。
▲莫文蔚的童年,与父母和大 5 岁的哥哥。
莫文蔚的母亲何敏仪女士也是个奇人,对于女儿偶尔“惊世骇俗”的举动,比如突然剃了个光头,突然要裸身拍写真,她的反应永远是淡淡的,偶尔夸赞一下照片拍得很美,要是她还年轻她也这么穿。
▲对于莫文蔚喜欢在各国有收集购买内衣,穿着性感的行为,莫文蔚妈妈也不会觉得有何不妥,还会支持她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何敏仪女士是电视台高层,被张国荣尊为“最完美的女人”,也因为这层关系,7岁的莫文蔚还曾给参加亚洲歌唱大赛的张国荣献过花(图中红衣服为莫文蔚妈妈)。
成长的不设限也让莫文蔚在“做自己”这件事上几乎没有门槛,亦跳过许多年轻人初出茅庐的迷茫,需得慢慢确认自己不想要的,再慢慢找到想要的。
她三岁就拥有清晰的对未来的想象——要做舞台上唱歌跳舞的人,要当大明星。
▲1985 年,15岁中四生莫文蔚以“香港十大杰出学生”的名头前往日本进行文化交流,那时她还箍着牙顶着一头蓬松短发,是同学里最高挑的,一张稚嫩的脸,对着镜头腼腆但自信笑开,像漫画里的少女。
即使在相对世俗的观念里,像她这样出身书香世家的女孩,大多会按部就班念书、从事律师医生体体面面,她志在与人不同。
17岁,她考到全香港只有一个名额的奖学金,决定去意大利念高中,因为“很特别”、“也没有什么机会莫名其妙跑去意大利念书。”
学乐器,从各种热门里挑了古筝,一学就是 12 年,最初的动机,因为“不流行”、“就是喜欢做其他人不做的事”。
和一块玩音乐的朋友做起自己的专辑,当歌手,自然顺理成章。
▲这位朋友就是后来在香港乐坛大放异彩的词曲作家雷颂德。
只是当“做自己”的表达需要走向更广的世界,即使幸运如她,也需要面对碰壁和摩擦。
▲1993年,莫文蔚发布了她的第一张同名粤语专辑。当时的香港乐坛盛行“玉女唱情歌”,她最早的歌也听从公司走类似的玉女路线。现在看来气质确实有点陌生,她自己看着也陌生,觉得与自己离题万里,销量有够惨淡,只卖了400张。
毕竟二十出头的莫文蔚,本质并非红唇墨镜大卷发,而是迷着Grunge垃圾摇滚的“Cool Kids”。
于是 1996 年,她做了另一个“做自己”的尝试,发布第二张粤语专辑《全身莫文蔚》。这张专辑放在当年堪称惊世骇俗。她主动与唱片公司说,既然概念是“全身”,跟粤语里的“全新”同音,不如就坦诚地把莫文蔚的全身放上去……
▲这张专辑封面其实有不同版本,一个是她半裸在沙发上,一个是莫文蔚的面部特写。用现在的眼光看整组照片拍得非常清爽而且前卫。
▲当然这张专辑的表达也很超前,其中收录的音乐不少放在今天依旧会觉得哇!好酷!而且耐听。如她把大波浪剪成碎短发,大红唇变成“大蓝唇”的《色情男女》。
▲还有那首后来成为《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影视原声的《未了情》。虽然,这张粤语专辑同样不咋卖座,大家对它的印象更多时候只有莫文蔚大胆真实的裸露。但对莫文蔚却是个机缘,因为《大话西游之月光宝盒》的原声带发行公司是滚石,她得以在滚石唱片迎来了新的事业巅峰。
粤语专辑卖得惨淡,市场不喜欢,似乎没有那么打击到她。
究其原因,她对自己想做的事,得失心并不重,有人喜欢,自然好,没那么爱,也正常。她不会因此怀疑自己,因为评判的标准不向外,全在她能不能符合她的内心标准。
神奇的是,一开始的音乐之路不算顺畅,莫文蔚的影视缘却别开生面。在她出演过的五十多个角色里,有四十多个是领衔。
她在回伦敦求学的过程中接到周星驰的工作人员电话,于是有了《大话西游》里的白晶晶。
▲ 她与周星驰在创作方向上确实天作之和,一个奇思妙想点子不断,一个大胆开放,什么都愿意尝试。即使要她扮丑(演《食神》里的火鸡),她第一反应是太有趣了!太棒了!什么时候开拍!
论五官,莫文蔚似乎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人,但她的美却找不出任何“代餐”,一向爱美人的王家卫邀请她出演电影《堕落天使》中的“五号”。
虽然是无心插柳,莫文蔚却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女配角。
她十分珍惜事业上的“新鲜感”,一种只要想到它被完成的时候就会成就感爆棚、鸡皮疙瘩上来的刺激感。
这也让她可以迅速分辨出什么事情是她真正想做的,想完成的,也让她找到一种更加年轻饱满的状态,在“做自己”这条路上,渐入佳境。
“做自己”也有做绝的时候吗?
1997年,借由影视原声的机缘,27岁的莫文蔚赴台湾发展,并在这一年的十月份,发行了她的第一张国语专辑《做自己》。
专辑封面上她穿着简单的白T恤,留着黑色中长发,拿着汉堡对着镜头外绽开笑容,真实得就像你坐在她对面讲了个冷笑话,又青春又清新。
而这张专辑的风格,也将莫文蔚音色上的特点与能量充分释放,几乎每一首都是无敌经典 KTV 保留曲目——
莫文蔚的情歌,与她的面容一样,没有过时感,什么年代来听,都有独一份专属于都市之夜的苍凉与懂得。
不管科技如何发展,唱片介质如何变化,初涉爱河的人都难免要经历:“我们走过爱的禁区,享受幸福的错觉”及“误解了快乐的意义”。
还有那句“他不爱我,尽管如此,他还是赢走了我的心。”多么残酷又无奈。
▲这首《他不爱我》也是曲作者陈晓霞的代表作。据说,这首歌在交给莫文蔚之前,已写好四年,但遭到了滚石退稿,以往陈晓霞都会对退稿做相应修改,唯独这一次,她觉得实在没有什么修改的空间。终于这首歌等到了莫文蔚,借她独特的歌喉,安抚了无数兵荒马乱的心。
当然唱洒脱,唱爱自己,她不需要什么技巧,已极具感染力。
▲《LOVE YOUSELF》也是我每次能量低的时候就放进耳朵里的“充电曲”,MV 也拍得十分可爱,一个墙纸多彩的小房间,一个换各种多彩T恤配牛仔裤蹦蹦跳跳的女孩,美好的集合体。
总之,《做自己》这张新人专辑叫好又叫座,大卖60多万张,入围了金曲奖最佳流行音乐演唱专辑。“做自己”三字,更就此成为莫文蔚最鲜明的性格标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认知里的莫文蔚就一直是她在这个阶段的样子,素净,紧致的一张脸,随性又新潮的风格,90年代末那种“抽条少女”风格的瘦短服装就像为她而生,她不需要做什么已是“靓到发光”。(图为1997 年Ozone Community 特辑)
▲1999 年《回家》专辑里的写真,这组照片真的很耐看,摄影师是王家卫御用之一夏永康,一共 12 张怼脸拍,记录了莫文蔚的 12 种表情,她向来不怕展露最接近本真的“真实”,就像这组淡雅到好像只打了腮红却又非常有性格的妆容,放现在也是走在潮流之前的。
此后她也进入音乐事业的高速发展,与不同的制作人合作,张洪量,伍佰,姚谦等等,佳作频出。29岁时的礼物,是李宗盛作为制作人之一,为她制作的新专辑。
▲《阴天》就是这张专里的最经典的一首,出了名的难唱,李宗盛曾说,他在《阴天》中排布了极其密集的文字,“这歌里的细微末节就算都体验,若想真明白,真要好几年”。时至今日除了原唱莫文蔚,能唱出味道的人屈指可数,她那种延绵起伏又洒脱自然的唱腔不仅难模仿,更难超越。
娱乐圈爱莫文蔚的制作人不计其数,李宗盛就是其一。
在《可凡倾听》的采访里,主持人曹可凡就透露李宗盛对莫文蔚的盛评,说她是最能表达他毕生才华的女歌手之一,另两位是陈淑桦与林忆莲。
▲与林忆莲婚变后,他自己那些未完的情感和没有说完的话,是通过帮莫文蔚做音乐完成了最后的诉说。这个评价,份量之重可想而知。
31岁,莫文蔚加入新力唱片公司后推出的那首轻易俘获人心的主打歌《爱》。
▲《爱》这首歌的曲作者陈晓娟花了六年时间才完成创作,最早的灵感让她写下了前段,但副歌一直卡壳,忽然有一天想起了莫文蔚的歌声,于是几分钟就完成了这首歌,也是妙不可言的缘分。
她也是许多后辈的事业启蒙与领路人。
▲莫文蔚人生第一场演唱会,16岁的吴青峰就在第一排,为了握到手恨不得起飞,20年之后,迷弟已经成长为唱作俱佳的音乐人,莫文蔚向他邀歌,他为年少时的偶像写了歌《看看》,成就一段圈外人难以企及的追星佳话。
当然,离理想越近,完成的事越多,她对自己的要求也越高,同时非常难得地,她每一次都会比上一次更新,更突破。
▲比如相当实验性的插电古筝,和爵士乐结合在一起。这种碰撞令她兴奋,她还将这样的音乐形式带到英国伦敦最有名的地下爵士俱乐部Ronnie Scott’s。
但“做自己”有没有做“绝”的时候呢?对于莫文蔚来说,或许本质没有变,但“做自己”的途径,却随着时间和经历,需要延伸出更多的可能性。
张爱玲曾说:“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是指缝间的事。”
莫文蔚在三十岁和四十岁时,仍像继往一样继续保持着火力全开的势头,与你能想到的几乎所有大名鼎鼎有才华的音乐人合作,出新歌,开演唱会,同时也经历过分手,唱片销量滑落,老东家停止续约的低潮。
和绝大多数中年人一样,在这个阶段,她时悲时喜,经历了许多刻骨铭心的改变,也尝试思考新的可能。
第一个改变或许是婚姻,她在二度拿下金曲奖歌后兴奋且坦诚地宣布她要与再次相遇的初恋结婚,亲密关系的改变,让她变得更柔软。
但父亲突发心脏病去世,又让她措手不及,体会到人生最大的一个“Goodbye”。
而在那个阶段,她深思熟虑后宣布自己将在个人演唱会这条路上缓一缓了。
▲在采访中,她依旧保持着积极的心态,并开玩笑说自己只是不打算再开大型演唱会,并没有“退休”。一个把新鲜感看得如此重要的人,或许在密集的个唱演出后,她已经过于熟悉同样的流程。人生走到下半场,是时候去找找新的可能。
重新“做自己”,最需要的不是能力而是勇气
抽出以往的节奏,莫文蔚去做了什么呢? 她给自己放空三个月的时间,和丈夫每人拖着一个箱子,去没去过的陌生地方旅行,去看世界。
▲在南美洲,他们把车开到旷野,空气的味道是不一样的,抬头看,星星转动的方向是反的,就像看到了宇宙的另外一面,那种感觉好新奇;
▲而刚巧旅行期间,新歌《不散,不见》正在制作后期,她需要时不时地反复确认歌曲进度。于是常常坐十几小时的公车,从沙漠到城市,她在辽阔的漫长的,生命最本真的世界里,在自己的歌里,那种震撼需得去经历才能理解。
这或许也是莫文蔚能将“做自己”贯彻大半辈子,却没有匮乏感的原因吧。
当你感觉到可能性有限,能量有限,不如去跳出过往,重新认识自己,遇见新的自己。
人生下半场,再去看莫文蔚的当下,恍然发现她似乎又回到了某种“起点”。
她腾出时间去做音乐剧,在她看来那是一个更有挑战感的事,也是她的终极目标。
她充盈着二十几岁一个人跑到伦敦西区的剧场排着队面试《西贡小姐》的那种兴奋感,她太希望华语世界也同样拥有属于自己的音乐剧。
她又开始玩摇滚乐,和华语乐坛被尊为“大师”的几位音乐人组成The Masters 限定乐队,一种闻所未闻的乐队组合形式,而这次合作也催生了鸟巢《大秀一场》的契机。
她想做的事好像一直没有变,但更强大了,实现的途径也越来越丰富了。
一个又回到“做自己”的起点的人,她最需要的,似乎已经不是能力,而是那股一直往前冲的勇气。
我们会感到这样的人在“年轻”里,“年轻”这个词的含义,似乎并不仅仅挂钩于年龄的数字,而是永远还有想做的事、想去的地方。
它代表一种“未完成”,但只要想到那个目的地就在眼前,便心绪澎湃,充满力量,仿佛所有细胞都活了过来。
这或许也是莫文蔚说的“年轻不止”,每时每刻都去做新的自己,这样的改变,可以发生在任何你想改变的时候,无论是 18 岁,或是 54 岁。
前天,莫文蔚还在微博上预告她回来了,最近做了一件很酷的事。
当然,我们如今知道了,这件很酷的事是回归SK-II大家庭,成为SK-II的全新的品牌代言人。
原来还真有人能“过去和现在都一样”,新的广告片里流露出的氛围与感觉,恍惚真让人梦回大概十七八年前莫文蔚出任过SK-II品牌大中华区代言人那样年轻洋溢。
比起同龄人,在莫文蔚的脸上,时间的痕迹好像被悄悄淡化,皮肤依旧紧致,又明亮通透,眼神里的光不减当年,现在的她与年轻的她,轻易重叠在一起……
我还记得电视机还没被小屏幕取代的时代,看到她演绎的SK-II总会愿意再盯两眼。
▲她几乎素着一张脸,却非常“靓”。
就像她的唱片,她的写真一样,感觉 SK-II 与莫文蔚合作的广告,好像也经得起一看再看,不会“过时”。
▲我印象最深的广告片其中之一是她一个人去旅行,把行李随手放下窝进私汤温泉里,皮肤像吸收天地灵气一般白皙美丽,莫文蔚那种自然又俏皮的随性感简直浑然天成,而作为观众又能很巧妙地感受到 SK-II对真实不修饰肌肤状态的追求。
▲还有一个SK-II眼膜的广告,氛围超像她的MV,又像电影。她穿了一件卡其风衣,一双红色高跟鞋,她走进咖啡厅,把外套除下,里边是一条红色连衣裙,她像一只灵动的猫科动物,自信又有点狡黠地观察来往的服务生、好奇看向她的人,无论远近,好像都被她的眼神吸引,时间仿佛被暂停。而后SK-II的字幕显现:“距离,由我的眼睛决定。”这样对女性的呈现是舒适的,美的,但又这么有力量。
很少能有一个护肤品牌的表达能够如此有自己的风格与态度,且一如既往。这也让我联想起最近几年看到的SK-II发起的一些有意思又有深度的女性话题。
▲例如今年早些时候SK-II发起的《美役出逃计划》,让我们去思考,除了用化妆去掩盖日渐增长的年纪,或是用虚假的状态来满足他人的期待与目光,我们有没有一种接受素颜,接受本真自己的可能。
▲还有在各种媒体上被讨论的《她最后去了相亲角》,也是八年前的作品,它鼓舞我们在所谓的催婚的压力、社会的压力之下,也去听到自己内心真实声音。
▲今年 SK-II 又发布了《她最后去了相亲角》里那个女孩的追踪故事,她还是没有结婚,但她过得很幸福。
这或许也是当我看到 SK-II 与莫文蔚的再次合作,会感觉如此的没有距离,又如此深受鼓舞。
一方面或许是因为某种兜兜转转的缘分,因为莫文蔚与SK-II的结缘其实更早于她成为品牌大中华区代言人。
在1996 年,当大众对护肤品的认知还不算太高的时候,莫文蔚就已经开始接触SK-II的产品,至今也一直在用,算下来至今也是超过28年的超级忠实用户。她打趣说:“所以可以一直保持青春。”
聊起自己最喜欢的SK-II产品也头头是道:最不可缺的自然“神仙水”,“因为里头的PITERA™的成分是最关键的”;面膜也是常年爱用,“因为真的很舒服。”
最近的新发现是抗老明星套组里的小灯泡和大红瓶,“擦到脸上觉得立刻变年轻。”
从这些私物清单,多少也可以窥见“不老”巨星维持如此惊人皮肤状态的长期保养之道——
对于使肌肤感到舒适、让心情保持愉悦的护肤产品有自然的亲近,而护肤,也是持久的获取某种养分的渠道。
就像她对保持年轻的理解一直非常简单,她不会刻意去追求僵硬的紧致,护肤的心态也是淡然自若,尽可能去接近“真实”与内在的力量。
就像她爱大自然,喜欢徒步,喜欢看到阳光,闻到新鲜空气,心情立刻就会变好,神仙水也可以是来自大自然的养分:“保持你心情永远好,你就可以永远保持年轻了。”
神仙水作为我们已经很熟悉的SK-II标志性产品,含有超过90%的PITERA™,它源自天然,却与肌肤的天然保湿因子相似,具有极强的渗透力,多方位直达肌底的抗老修护。
PITERA™这样珍稀的来自天然的馈赠,也让女性可以打破时间对肌肤之美的束缚,只要你想改变,改变可以发生在人生的任意阶段。
▲而SK-II 还曾进行一项长达11年的肌肤老化追踪实验,前10年不加干预,观察她们的肌肤自然衰老,第11年开始的一年内,仅使用SK-II系列产品。文献结果显示,她们的平均肌肤年龄竟然减少了9.23岁。
所以,也正因为SK-II对女性的关怀是真切的,对女性所直面的问题、对自我塑造的渴望不是浮于表面,而是更深入地理解,当我看到SK-II与莫文蔚的这支短片才会如此动容。
SK-II理解我们想要的“年轻”到底是什么,也让我们看到了时间的更多可能。
它或许只是简简单单地回到初心,像是闺蜜之间最平实的对谈,去聊一聊这些年的自己,去发现“做自己”的更多可能,以及如何不止年轻,又如何到达“年轻不止”……
这样的诉说才如同那一首首唱了很多年依旧直达人心的歌,带来温暖,也带来能量。
作者:孙郁郁 阿碗
责任编辑:阿碗
出品:蓝小姐和黄小姐
文字原创,配图来源于网络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