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订单问题或者资源求助可联系客服(免费领取一部福利资源)

▼点下方播放按钮收听十点主播绛染朗读音频

在《豫见她们》第二期——

鲁豫邀请了脱口秀演员小雪和小帕,以及心理咨询师简里里,一起聊原生家庭的伤痛。

小雪的成长故事令我尤为震撼。

她的父亲是一个人见人夸的“老好人”,却对孩子长达40多年的打压、羞辱与霸凌;

从而使得小雪内在自我认同严重缺失,完全无法正视自己的事业成就和影响力。

在谈及父亲对自己所做的种种暴行时,小雪经常忍不住哈哈大笑。

仿佛她讲述的不是一个悲剧,而是一个笑话。

她甚至还说,她要感谢父亲,是父亲让她学会了谦卑,让她接受了自己“啥也不行”的人生真相。

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她的人生真相,而是她否定了自己所有生命价值以后,得出的一个荒谬定论。

透过小雪及其原生家庭背后的故事——

或许我们能看到自己的部分影子,也能看到很多原生家庭中相似的一幕。

甚至还能看到很多父母在心理创伤之下,曾给孩子造就过的相似的阴影与创伤。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脱口秀演员小雪,是一名40+的中年女性。

她曾经是北京电视台非常出色的一线记者。

做的是深度调查工作,经常跟黑恶势力做斗争,经历过很多危险的事情。

有一回,她去采访一个黑地产商——

对方建造的房屋质量不行,宣传与实际也不符。

当时没人敢报道,业主们在被逼无奈之下,只能手拉手在北京三环拦路堵路。

小雪带着摄影去到现场,拍摄了很多真实素材,结果却出不去了。

因为整个一楼大厅挤满了维权的业主,保安则拿着盾牌将现场围了起来。

随后二楼的开发商发现了她,一些黑衣人不断向她靠近……

千钧一发之际——

五个业主自发地围成一个圈护着小雪和摄影,冲向保安的盾牌撞了出去……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后来新闻播出去以后,北京开展了一轮严查整顿违规地产的专项活动,要求那些黑地产商该罚的罚,该给补偿的给补偿。

从大众角度来看——

小雪是一位勇敢且有力量的女性,做了一件非常正义的事情。

但小雪本人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自己是在“造孽”。

因为当时保护她的五个业主被黑恶势力打成了重伤。

她认为这是她的错,她不应该瞎介入别人的因果,连累别人。

当时她很想要孩子,有一次做片子时,她突然检测到自己怀孕了,但一个星期后就流产了。

她认为自己这是在“遭报应”。

后来她就辞职了,成为了一名脱口秀演员,讲生活的家长里短,一地鸡毛。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鲁豫回应小雪:这是一个非常荒谬的结论!

“不是这5个人(受伤)要算在你头上;

而是通过你的报道后,社会影响力促成了某种社会的进步,我们不能否认自己职业所带来的正面影响力。

有时候,你需要直面自己能够带来的影响力。”

但小雪不敢——

她不敢相信自己是优秀的,是可以给别人带来价值的;

她更愿意相信:“我不行,我很糟糕,我会给别人带来灾难后果。”

这样一种极度歪曲的自我认知,源于父亲经常在她耳边重复的几句话: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很多时候父亲对小雪的工作内容一无所知,但他就会这样贸然定义小雪。

比如小雪告诉父亲,她要去上海录节目。

父亲的第一反应就是:

这样一种没有根据的羞辱与贬低,父亲对小雪说了整整40年。

而小雪,也在父亲长达40年的言语霸凌中,完全内化了父亲对她的评价:

无论她取得多大的事业成就,给他带来了多大的价值,她永远都会自我否认。

她会坚定地认为——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有些时候,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决定了我们和财富的关系,唯有打破限制性信念,我们才能打通财富的通道。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深入到小雪的成长故事,我们发现:

父亲对她长期的贬低、羞辱和霸凌,不仅仅体现在语言上,还存在于行动中。

他看不得女儿快乐,更看不得女儿优秀。

在小雪的印象里,她的整个童年几乎没有玩具,且吃饭必哭——

因为父亲会各种骂她、训斥她,把她弄哭,搞得她患上了胃病。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且在生活中,父亲经常会突然地、没有缘由地打她、羞辱她。

有一回,父亲在洗手间收拾东西,突然东西噼里啪啦掉下来。

随后他就冲出来,将正在写作业的小雪揍了一顿。

还有一回,小雪正在洗泡泡浴,父亲突然勃然大怒,将水给关了。

小雪不敢吱声,只能默默顶着一身泡泡裹着浴巾上床睡觉。

母亲没有阻拦父亲对小雪的暴行。

她鼓励小雪:

小雪养了一只兔子,结果没多久,父亲就将兔子煮了吃了。

母亲又鼓励小雪:

结果父亲发现小雪晚上学习用功,他就拉断电闸。

后来小雪改成早上早起学习,父亲就比小雪起得更早,冲进房间限制她学习。

总而言之,父亲似乎在用尽全身力气,剥夺小雪的快乐,阻止小雪取得成就。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小雪记忆中,唯一一次感受到父亲开心,就是她高考落榜了。

那一天,父亲终于不再骂她,也不再羞辱她,而是骑着自行车带她去公园遛弯。

她能感受到父亲在那一刻很开心,也很平静。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单纯从上述事件来看,这是一个很糟糕的父亲。

但诡异的是,除了小雪以外,父亲对其他所有人都很好:

在父母面前,他是个孝顺的好儿子,经常帮家里干活;

在妻子面前,他是个好丈夫,会给妻子买很多漂亮衣服;

在街坊面前,他是个好邻居,免费包揽了整个楼道的卫生……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甚至打开家门后,他也是一个“好父亲”,会替小雪遛狗,帮小雪带孩子。

唯独关上家门后,在外人看不见的地方,他就会无情地贬低、羞辱和霸凌小雪。

小雪的母亲也无法理解丈夫的这种分裂行为,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有时在情绪上头时,母亲会冲出来保护小雪,但在情绪恢复平静以后,她又会默默地退缩。

有一回,父亲对小雪做了一件非常恶劣的事情。

母亲看不过眼,带着小雪“离家出走”,住到了一个非常简陋的地下室。

那一晚小雪觉得好幸福、好开心呀!

但很快母亲又带小雪返回了家里。

小雪问母亲:“你为什么不跟爸爸离婚?”

母亲回答道:“你不在的时候,你爸挺正常的呀,他对我也挺好的呀!”

也就是说,在小雪的生命岁月里,母亲偶尔是一个“保护者”,但更多时候,她是丈夫的“帮凶”。

她默允丈夫无底线地贬低、羞辱小雪,将其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在讲述父亲对自己的种种暴行时,小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笑”。

她不是微笑,而是开怀大笑,且越悲惨的事件,她就笑得越欢。

比如讲到父亲杀死了她养的兔子——

将兔子煮熟后,父亲吃了一半,母亲吃了一半,还分了点给她。

在场的人听了都非常愤怒,但小雪却笑得非常欢乐。

仿佛她讲述的不是一个悲剧,而是一个笑话。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小雪说,她已经丧失了哭的能力。

在我看来,她不仅丧失了哭的能力,还丧失了表达恨与愤怒的能力。

她说,她要感谢父亲,是父亲让她学会了谦卑,是父亲让她接受了自己“啥也不行”这个人生真相。

在某种程度上,这是受虐者对施虐者的认同,是的心理创伤体现。

有一回,家里搞装修,非常闷,小雪准备带刚刚退烧的孩子出去透透气。

父亲堵在门口不让走,理由是孩子发烧了不能出去。

小雪跟父亲掰扯了起来,谁也不让谁。

当时小雪老公站出来吼了一句,随后他便拉着小雪和孩子,径直走了出去。

那是小雪老公唯一一次反抗自己的岳父。

经过这件事以后,父亲消沉了2、3天,一直不说话,也不再羞辱小雪。

但小雪却感觉浑身不对劲,内心充满了恐惧。

她担心父亲会一直失落下去,从此一蹶不振,她觉得这不是自己该有的人生。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直到3、4天以后,父亲因为一个事怼了她。

那一刻,小雪感觉熟悉的父亲又回来了,而她,也终于心安了。

鲁豫说,你这可谓是“新型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如果要问,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小雪?

答案可能要追溯到父亲的童年。

根据小雪的描述——

她的父亲患有某种先天的生理缺陷,刚出生不久就被亲生父母遗弃。

爷爷奶奶将他抱回来时,没有暖箱,也没有做康复训练,导致他到了5岁才学会走路。

而在父亲6岁时,爷爷奶奶留在北京工作,将他一个人送回老家呼和浩特居住、上学,由邻居做饭给他吃。

这是一个很悲惨的童年,但父亲却从未表现出消极、自卑或阴暗的一面;

相反,他从小就是一个自立的阳光少年——

干活勤劳,将家收拾得井井有条,还会自己做弓箭打野兔子吃。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当然这是外人能够看得见的一面;

但在他心里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或许还隐藏着截然相反的另一面。

简里里说:

这类人长大成为人父(母)后,通常会存在两种特性:

一是为了回避内心的羞耻——

Ta可能会不停地贬低孩子,将自己内在的自我厌恶投射给孩子,让孩子重新遭受一遍自己过去的苦;

二是为了对抗被抛弃的恐惧——

Ta可能会强势控制孩子,将孩子紧紧地捆绑在自己身边,不允许孩子独立,更不允许孩子离开自己。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小雪的父亲就像是这一种情况:

他长年累月地贬低、羞辱和霸凌小雪,摧毁小雪内在的自我认同。

或许很大一部分心理动机就是——

他要让小雪重新遭受一遍自己童年的苦,将小雪牢牢地套在自己身边,不让允许小雪离开他。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简里里说: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用这个视角去解释小雪与父亲的关系,其实很容易说得通。

为什么小雪父亲对所有人都很好,唯独对小雪很糟糕?

因为他童年时期先后经历过两次“被抛弃”,内心有很深的不安全感和对“被抛弃”的恐惧。

他的父母可能会抛弃他,他的妻子可能会跟他离婚,他的单位也有可能会开除他。

所以他不敢对他们不好,更不敢在他们面前暴露自己内心的“阴暗面”。

唯独在手无寸铁的女儿小雪面前,他是绝对安全的——

无论他用什么方式去贬低、羞辱甚至霸凌小雪,小雪在尚未实现经济独立之前,都无法离开他。

后来小雪虽然长大了,取得了很大的事业成就。

但由于她已经完全内化了父亲对她的消极评价,内在价值系统彻底被摧毁了,她依然无法离开父亲。

通过这个方式,父亲实现了将女儿永久地留在自己身边,确保自己永远不会被女儿抛弃的愿望。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鲁豫问小雪:

小雪给了一些现实层面的理由,比如需要父母帮忙带孩子等。

但这仅仅是表面的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其实是:

她内心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她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去离开父亲。

她对父亲施虐的无意识依赖与认同——

一方面是源于孩子对父母天然的爱与信任;

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她内在自我认同的缺失。

就像她自己所说的“我的内核是空的,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无法填补这份空洞”。

而只有父亲长年累月的羞辱和霸凌,才是她从小到大熟悉的感觉,

也是她在泯灭了悲伤、愤怒和恨以后,能够真正感受到“安全”的地方。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对于一个深爱着父母的孩子来讲,这其实是一件很悲凉、很沉重,且很令人心疼的事情。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小雪虽然暂时没办法与父亲分离,但她已经意识到了父亲的言行对孩子成长带来的伤害,所以她从不贬低或羞辱自己的孩子。

有一次,她在看小女儿跳舞,脑海里突然不自主地冒出父亲那句“你算个啥?你啥也不懂”。

她立马就摁下了脑海中的念头,不让它通过语言的形式暴露在孩子面前。

从这一点来看,她是一个非常伟大的母亲——

她承受了来自父亲长达40多年的羞辱,但她却努力不让伤害蔓延到孩子身上。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然而在无意识层面——

当小雪认同了父亲,始终无法正视自己的价值时,她其实也很难真正看见孩子的价值。

比如在谈及她从未对大女儿进行过贬低和羞辱时,她给了两个理由:

一个理由是:大女儿太平凡、太不优秀了,用不着她去打压和羞辱;

事实上,凡是见过她大女儿的人,都认为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

另一个理由是:

她觉得这是她父亲的功劳,父亲让她明白了自己啥也不懂,啥也不是,所以她很清楚自己没资格批评孩子。

从心理学层面来看——

小雪跟父亲其实还处于很深的共生依赖之中,

这个或许需要很长很长的时间,她才能带着觉知与自我成长,一点点从父亲制造的精神桎梏里走出来。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要知道,在自我疗愈这件事上,人往往会有“强迫性重复”惯性——

Ta会一遍遍落到自己遭遇创伤的地方,一遍遍回到自己熟悉的情境中。

Ta只能每次改变一点点,疗愈一点点,慢慢去成长与变化。

就像一只掉落井底的蜗牛——它会不断攀爬,不断掉落。

但只要整体是向上爬行的,未来终有一天,它也能到达井口的阳光底下。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简里里说: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确实是这样的。

如果单纯看小雪,我们可能会认为她的自我认知很荒谬;

如果追溯到小雪与父亲的关系,我们可能会理解小雪内在自我认同缺失的缘由,并认为她父亲的行为很荒谬;

但如果,我们追溯到小雪父亲的童年经历,我们可能会理解他内心深深的羞耻与不安,并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恐惧与悲凉……

身为一个孩子,我们没办法去讨伐一个伤痕累累的老人。

因为他也是一个家族中代际创伤的受害者,他也曾被深深地伤害过。

虽然这不能成为他后来伤害孩子的理由。

但在他缺乏自我觉察的意识和自我疗愈的意愿时,我们其实很难改变他坚持了一辈子的认知观念和行为习惯。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

带着深深的理解与看见,尊重并接纳他如其所是的样子。

而后带着分离成长的决心,一点点地觉察自己,疗愈自己,一点点地告别原生家庭创伤的代际传递。

这句话,献给小雪,也献给曾在痛苦的原生家庭中,负重前行的你和我。

作者 | 天雅,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广州心协三级心理咨询师,自体心理学长程在读。来源:武志红(ID:wzhxlx),微博:@武志红。现于北上广深杭厦门成都苏州南京青岛10个城市开办了武志红心理咨询中心。

主播 | 绛染,电台主播、爱配音,神秘的爱猫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秒加星标,再也不担心找不到十点君↓↓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当红演员被父亲暴力对待40年,这是我听过最荒谬的家庭恐怖故事

订单问题或者资源求助可联系客服(免费领取一部福利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