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将爷
今天,是重阳。但,一米阳光也没有。雨一直下,把秋凉砸进了大地,似乎一下子,就到了离凛冬不远的晚秋。
这是要给老年人写的日子。只是,我的文字发在媒体上了。
当年,我有个同事,创办了一份很牛逼的报纸,叫《快乐老人报》。现在,我突然懂了,这个名称,原来对几乎所有媒体都具有普适性。
不是所有的人活到老,都能快乐。歌手郑智化,已是过了花甲之年的老人,但,在深圳机场,他体会到了“连滚带爬”的滋味。
因为表达内心的委屈,他遭遇了更大屈辱。解决不了问题,但可以解决提出问题的人。
这,其实是我们的生活死循环。
一场无须合谋就对郑智化进行的群殴,成了这个重阳前夕的一道文明暗影。
我算是第一时间站出来给郑智化说话的。那一刻,其实,我内心是极为惶恐的,连那篇文章标题,都写着“我要斗胆为他说句公道话”。
一个发声者,到底要承受多少辱骂和恐吓?没有介入过公共表达者,不足以谈如此惨淡的人生。
我当然不会放它们的污言秽语。恰恰相反,既然互联网有“自净”功能,那,我必须放大同道的声音。因为他们才是我的同道,我们都是奔着文明那道光去的。
文明在这片天空,有时,已如同寂灭的星星,需要我们一起加把柴火,彼此温暖,增加亮度。
当前,比个体发声艰难更不堪的是,是少数官媒在上演无节操的丑行。
它们不是着眼于公共利益与公共安全的保障,而是聚焦于攻击个体道德,甚至,降格到攻击郑智化“连滚带爬”的表达不理性。
“连滚带爬”不过是与网红歌曲的互文,或者说是一种情境的意象表达。
但,那些掌握话语权却没文化的人,以此来雕刻木偶和生产僵尸。
我不敢直指其名揭穿它们丑态。因为,我曾经怒斥过几家媒体的数据造假和伦理丧失,遭遇过伤害。
其中,最大的心理阴影是,一位长者语重心长提醒我:“不要吃这口锅的饭,还往里面吐口水”。
那时,我活得还不像现在这么麻木。理想主义在心中,如同猎猎飘扬的旗帜;热血激情高涨,如同这晚秋平原点燃茅草的火焰。
我真诚地对他说:“您一直说D媒姓D,说要对D忠诚,那,数据造假,不是欺上瞒下吗?这还是忠诚吗?”
我忍住没说的是,吃着财政饭用着纳税人钱,丢了真诚真实真诚的底线,才是真的砸锅!
许多年以后,我变成熟了,终于活到不再与任何现实中人争辩的地步了。
但,专业研究和市场实践,让我理性地看出,现在有些媒体,数据造假的雪球越滚越大,不为老百姓说话,已经成为集体无意识。
我曾参与过几家头部平台的流量规则研究,对当下媒介流量真相,最是熟悉不过。
可以肯定地说,一些媒体根本不敢让自己数据裸奔,那样,人们就会看到,某些人已经没穿底裤了。
还有些媒体豢养的平台,其实是养着一群寄生虫,为了维持假面,在靠刷流量来给上面交差。有时,我也会想,这样的欺骗,真不是犯罪吗?
当然,也还是有媒体勇敢的展露着应有的良知和理性:

算法推荐,是很残忍的事,我也是受害者。
现在,这个公号阅读量,不仅被腰斩了,还要再拐个弯。
一切,我都认命!
今天这篇文章,阅读量很可能不到两万。这是真实。而有些媒体,花了数百万巨资打造某些平台,阅读量真相只是200。
这,到底是一种怎样残酷的游戏?于国于民,劳民伤财。
从三年前,我渐然疏远网络写作,重回传统表达。这些渐行渐远的日子,最大的痛,就是数以十万计关注过我的伙伴,已经看不到我文章了。
甚至,他们都不知道,在我的新书《不负经典》中,若隐若现地回答了他们太多的时代命题。
我怕你们,看不见!
我好希望,那些曾经用心写给他们的文字,能被他们重新看见。
那些年,我在这里用纯粹文字连接起的价值观同道,已经如同散落的珍珠,流落到不同的暗角了。
是的,我们活成了“联系松散的土豆”,我们这样失联的日子,就叫“连滚带爬”。
正如大量残疾人士,在网络深处表达对郑智化的共情和感恩。他们还原了郑智化登机的原速视频,认同那一刻郑先生,就是被侮辱和被损害的人。
他们,就是同道。
只不过,在物理空间,他们已经无法拥抱。
正是无障碍设置的残缺,让他们的生命遭受了太多伤害,成为封闭在自家四角天空的孤独人。
所以,请记住,郑智化,这是为自身命运共同体发声的残疾人。但,他被身体健全的精神残疾者严重污名了。
我胆怯地表达支持他的声音,遭遇着太多谩骂,在精神的旷野,我何尝又不是活得“连滚带爬”。
今天,我还看到孙立平先生的一篇文章,标题叫《一种屁滚尿流的生活方式》。

这是一篇生活细节的短章,例举太多不堪的现实尴尬场景,概括为“屁滚尿流”状态。
这篇文章,讲到拼多多女孩猝死、司机金德强因2000元罚款自杀以及大量失业者在承受着巨大压力。
这些事件和现象,我在这个公号都曾写过。
内卷年代,大家都难。但,我在这个公号。一直拼命强调一种价值观——不躺平。
这是与主流价值观非常一致的论调,为此,我又遭受太多说我“变节”的骂名。
但,直到现在,我依然不后悔。因为,我始终站在人的立场说话。
现在,我已经不愿在平台上再发出这样的声音,但,对结识的数十名来自贫困地区挣扎在城市或山区的年轻人,我几乎每周都要给他们送上鸡汤——好好读书,练好身体,学好本领,抓住每一种让人生进阶的机会。
是的,我就是要穷尽方法,告诉更多人,大家都要活下去,无论多难都不绝望,人生每一步都算数,再卑微也要活出人的样子。
为了保护他们的尊严,我几乎不在任何场域说他们的任何苦难与不堪。
但,今天,我想到孙立平说的“屁滚尿流”,突然有一种内心的隐痛,被击中了。
因为这种文化表达,我确实在现实环境中找到了对应。
我看望过多位挣扎在出租屋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因为这个公号成了我的伙伴。
我无法言述他们原生家庭的问题,以及现在就业生存的无奈。但,进入他们居住的空间,我确实感受到一种“屁滚尿流”的真实存在。
熟知我的人,都知道我与农民工一起生存过,写过很多工地工棚的文字,对这类场景多是能理解接受的。
但,当面对一群有学历的年轻人生活在充满屎尿屁的空间,我接受不了。
那一刻,在他们面前,我终于活成了老登——像个家长一样说教着。
我当然知道,“屁滚尿流”是一种无奈且被动的生活方式。但,还是劝他们干净地生活,因为干净是体面的前提!
这阵子,我在全国很多地方奔跑,在车站和桥洞,看到很多流浪者。
如今,大地微凉,桥洞积水,这些夏天的安乐窝,即将如同寒号鸟的小窝了。
有人在活着之上,有人在活在之下。
有人腿脚健全,却对郑智化遭遇的25公分难题视而不见。
有人只是吟唱岁月静好,却不知道他人活得“屁滚尿流”。
生命需要安全,生活需要安生。
时代的狂风,随时吹散我们曾经的积累,到最后,我们很可能都成为风中裸着身体的人。
难道,真要到那时候,才知道,来自良知与悲悯的拥抱,是多么珍稀和宝贵。
今天,我想说,读懂自己也是在卑微的活着,很重要。
因为卑微,才要勇敢。
那,为什么不对人世间的不公不义,多一份勇敢的发声接力呢?
在文明的原野上,或许我们都在“连滚带爬”;
在自由的天空里,或许我们也是“屁滚尿流”。
自由在高处,文明是高级。
只知道在阴沟中喝屎水的人,永远不知道,世界有多大,天空有多蓝!
在那里,我们可以自由奔跑,大口吸气!
在那里,我们可以眼中有光,昂首阔步!

ps:全文完,共2714字。那些年与老铁们一起战斗过的激情与梦想,,我都切碎了,揉进这本《不负经典》之中了。
欢迎大家扫能加我一个,或者加好友,以保能及时找到我,期待一键三连,谢谢各位!
请欢迎关注人格志视频号,方便我们在直播间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