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王家卫是被自己杀死的|《繁花》录音事件背后

订单问题或者资源求助可联系客服(免费领取一部福利资源)

光鲜亮丽的娱乐江湖,向来,都是有AB两面的。

A面,如同流光溢彩的《繁花》,B面,就是粗俗不堪的录音。

A面,是王家卫的八年磨一剑,B面,是工具人古二的三年磨一锥。

当《繁花》在白玉兰上封神,编剧秦雯风光无两时,没人会想到,这场繁花似锦的BGM,早就被一个叫古二的“小人物”录了下来。

吃瓜群众最爱看什么?当然不是才子佳人的故事,是“人设塌房”。他们不关心艺术的诞生,只关心大师的“阴暗面”。

而古二,恰好能做到。

这件事,走到今天的情形,已经不是一场关于“编剧署名权”的民事纠纷了,而是一出彻头彻尾的“复仇”戏码。

古二的心理脉络,是如今“牛马”“社畜”的样本:从“信徒”到“怨鬼”,从“维权”到“复仇”。

很多大厂打工人,当初入职时,也是戴着滤镜的——企业的名声,老板的魅力,体面的工牌,无不振奋有加。然而,一旦遭遇到真实职场的毒打,才赫然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他们被裁员遭冷遇,讨说法而不得,最终上升为网络爆料,主雇双方,陷入一地鸡毛。

古二也一样,一开始他就是讨个说法,最后,演变为同归于尽。

没错,的确是古二放了录音,但,是谁最初启动了这个红色的复仇按钮?

这是本文想探究的,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

其实,原因无它,答案只有一个:

是王家卫,和他的傲慢。

他亲手把一个“维权者”,逼成了“复仇者”。

某种程度上,他是自己把自己杀死了。

虽然作为国际大导演,王家卫不会像塌房艺人一样无立锥之地,但至少,在很多影迷心里,他已经彻底“死”了。

其实,王家卫是被自己杀死的|《繁花》录音事件背后

-朝圣者-

如今的古二为什么“怨恨”,是因为,他曾经怀揣着对王家卫的“信仰”。

王家卫不只是个导演,他曾是一种符号,文艺青年们的精神图腾。他是华语电影的“B格”天花板,要说“装B”他第二,没人敢说第一。

能进王家卫的剧组,对很多文青来说,不是“上班”,是“朝圣”。

古二,就曾经是那个朝圣者。从他过往虽然文采横溢但期期艾艾的小作文里,就可以看出对于墨镜的“崇拜”,甚而令外界疑心,他是不是……“爱”上过他。

当然,有一定比较明确的是,他绝非王家卫的“爱将”,只是在场子里端茶倒水、伺候偶像,顺便写写剧本的“少年”。

秦雯是王家卫的“宠臣”,是可以撒娇、可以“扯皮”的那种。

在录音里,他们的地位一目了然。王家卫让秦雯带徒弟,秦雯撒娇说“太大责任了,太难了”。王家卫让古二给女演员上课,古二只能应“哦”。

古二还负责上菜,端上来一盒“肘花蹄膀”。秦雯和许四一讪笑:“他只伺候导演的~”“全心全意的爱着导演~”。

王家卫本人呢?补上了关键一刀,用贬低来确立强弱:“没有一件是我要吃的。”

这就是“大师”剧组的生态链:顶层是王家卫,是“神”;中层是秦雯这样的“宠臣”,可以分享八卦,可以分润功劳;底层就是古二,属于“工具人”。

可这个“工具人”,偏偏是王家卫亲口认证的“救世主”。

在最近他发布的一段录音里,古二详细汇报了阿宝的“原始积累”:如何发现“三兔牌”T恤(后来被改成了三羊牌),如何利用“穿在华联”的口号打通渠道,如何三个月创造“销售传奇”,如何搞“街拍”鼻祖,如何串起汪小姐的外贸线……

这是一个完整的,且带有逻辑闭环的核心故事。

这套完整的商业逻辑,听得秦雯一愣一愣的,她连“华联商场那个是哪个总啊?(古二答:康总)”、“无锡的哪个?(古二答:范总)”都要现问。

但王家卫听嗨了,兴奋地说:“这个(古二的戏)一定会比我们男男女女好看刺激……”

在录音的最后,王家卫一锤定音,给了古二一句极高赞誉:

“俊年(指古二)就是现实里面的宝总,拯救了我们。”

这叫啥?“精神开光”,更是“PUA”——

我不给你钱,不给你名分,但我给你“荣耀”。你不是在打工,你是在“拯救”艺术。你不是“工具人”,你是“现实里的宝总”。

其时的古二,信了。

但他不知道,在实打实的利益面前,所谓的“表扬”一钱不值。

其实,王家卫是被自己杀死的|《繁花》录音事件背后

-维权者-

2023年底,《繁花》爆了。

阿宝成了阿宝,汪小姐成了汪小姐,秦雯也成了“金牌编剧”。

古二呢?片尾字幕,他是“前期责任编辑”。

“拯救者”成了“前期”,这是压垮骆驼的第一根稻草。

于是,古二开始了第一阶段的行动:维权。

他开始写“小作文”,写得很早,早在播出一两年前就在写了。他在公众号上以“黑暗的荣耀”为题,哀怨,泣诉。用圈内人看得懂的代号,指称王家卫、秦雯一干人等。

在小作文里,他像一个男版秋菊,希望“老爷们”给个说法。

但他忘了,在娱乐圈,一个小人物喊破喉咙,不如女明星掉一根假睫毛“热闹”。

在繁花播出当天,古二还发了一个声明,强调剧本归属。他如此早的行动,等来的结果是什么?

啥都没有,剧组似乎只当没看到。其实,王家卫本可以在这个阶段,把一场危机掐死在摇篮里,但他选择了无视。他的团队也都集体无视。

这种无视,当然是居高临下的傲慢造成的。

但凡有一丝丝关怀弱势的初心,或者有风险控制意识,王家卫本人,或者是团队要员,大可在播出前后,和古二诚恳地聊聊,即便不能予取予求,但给一个联合编剧的署名,也可以令其怀有极尽恩宠之心——至少不会让他觉得失望至极。

这话虽然都是马后炮,但娱乐圈塌房案例看多了,你就知道,早期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在维权期,古二没等来任何回应。

一年多后,他卷土重来。今年8-9月间,古二改变策略,不再哀怨地发小作文,而是连续发布了四五条录音。一开始也没多少人看,仅有几百播放量。

到了这一阶段,仍然可以止损,古二虽然步步为营,但明显也是要看碟下菜的。给他一个合理且公道的交代,应能息事宁人。

但王家卫方面是怎么做的呢?据悉八九月份古二发布的录音,每一条都被《繁花》制作方“繁花里”投诉——但一条都没删掉。

这意味着,王家卫方面看到了古二开始放录音的事情,且自觉威胁不小,所以在微信后台投诉。

其实,至此,更大的问题是王家卫整个团队都毫无应对能力。

如果说王家卫的傲慢杀死了自己,那么他团队就是“害死王家卫”的从犯了。

因为有录音的存在,和此前他“小作文”相比,算是事实证据。9月初,「文娱春秋」团队注意到,当时就认为这件事有新闻价值(其实我们压根不认识古二,联系还不回应,此前也比较喜欢《繁花》,对王家卫没有恶感,就是一个媒体人应有的敏感而已),所以「文娱春秋」率先报道,引发广泛关注,跃上热搜,至此,成为公共事件。

到了如火如荼的阶段,片方不得不回应。

事实上,截至那时,仍然可控,给古二一个舒心的交代,或能阻止下一步的发展。

但王家卫和秦雯偏不,他们试图污蔑古二人格,剧组官号发了一则“HR式”的声明——

古二(程某某)是“前期资料收集小组成员”。(彻底否认编剧身份)

他“未经与剧组沟通的情况下自行离开剧组”。(定性为不告而别)

他“擅自带走前期筹备所整理的资料”。(定性为“盗窃”)

他“偷录剧组主创的私人对话…毫无职业道德可言”。(定性为“小人”)

这一声明,仍然沿袭着傲慢,把一个“创作者”的维权,打成了“人品低劣者”的敲诈。

这种污名化,是把一个人的信仰和付出,扔在地上,还要再碾上几脚。

不仅如此,剧组还拉来美术指导鲍德喜、总发行人及其他团队成员,撰文助阵,意图“打群架”。鲍德喜一句“神经病”,也让这位奥斯卡得主备受非议。

老实说,古二在维权阶段,是孤独且无力的。他以为自己真的贡献卓著,就能换来业界公道。

但他错了,这个圈子,不缺的就是才华,最缺的是“名分”。

在录音里,有个股票顾问王总,问了个很“天真”的问题:为什么现在电视剧没有好剧本?

王家卫笑了。他说,现在编剧非常非常贵。

贵,但不见得好。

王家卫紧接着就揭了老底,现在的模式是“承包制”:

“比如说我去接一个活,我是一个成名的编剧,我可以接10个剧本,回来就丢给团队去写。”

王总听完,只说了一句:这种行为很难持续。

《繁花》剧组,似乎就在践行这套“承包制”,王家卫是“总包”,找了秦雯做“工头”,而古二,就是“团队”里的泥瓦匠,最后,被扫地出门还遭拖欠“工钱”。

王家卫的傲慢在于,他觉得这套“承包制”天经地义。秦雯的傲慢在于,她觉得“团队”写的,工头署名天经地义。

他们甚至懒得再PUA古二,他们选择直接碾压。

这一刻,古二的“信徒”之心,彻底死了。

其实,王家卫是被自己杀死的|《繁花》录音事件背后

-复仇者-

当“维权”变成一场哑剧,当“小作文”被淹没在娱乐圈的灯红酒绿,古二的心理防线,崩塌了。

他大概意识到,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你要的“公道”,和群众想看的“热闹”,根本不是一回事。

群众不关心谁是“三兔牌”的爹,群众只关心谁的胸和谁的“装”。

于是,古二“黑化”了,不再是那个“要说法”的秋菊,变成了手握“核按钮”的复仇者。

他转变了策略。如果说“小作文”是民事诉讼,那“放录音”就是刑事自诉。而这应该不是他本意,他曾经“维权”但不得,是被逼迫走到这个环节的。

他不再纠结于“谁写了剧本”,他要的是“大家一起死”。

如今,一个被逼到墙角的读书人,可怕的是他能写,但更可怕的,是他会录(音视频)。

他放出的录音,刀刀致命,每一刀都砍在“人设”上——

第一刀,砍王家卫的“大师”人设。

神秘感是大师最好的外衣,而录音,是戳破这件外衣的锥子。

那个沉默的、戴着墨镜的艺术符号,在录音里,变成了一个八卦、精明、油腻的“饭局阿叔”。

他点评唐嫣:“告诉你,唐嫣是个很装的人”。一句话,把核心女性角色定性为“装”。

他点评陈道明:“阴阳同体”“真的是极品”。听着是夸,实则是把老戏骨当“怪物”来赏玩。

他点评游本昌(爷叔):“不是省油的灯啊”。90岁的“德艺双馨”艺术家,在他眼里,也不过是个“玩家”。

甚至,还嘲笑张一白发战报,《风犬少年的天空》怎么着也是豆瓣上“2020评分最高华语剧集”,评分7.9;王家卫自己的《摆渡人》评分呢——4.1。

也恰恰是《摆渡人》,让王家卫被第一次祛魅,而9年过去后,一部《繁花》身后事,令其崩塌。

第二刀,砍秦雯的“才女”人设。

如果说王家卫是“神”,秦雯就是“神”身边的“圣女”。

但录音,扒下了她的“圣袍”。

且看一则低俗玩笑。王家卫问秦雯:“要是你有那么大的胸,你的人生会改变吗?”这是一个极其油腻的、上对下的“职场性骚扰”式玩笑。

秦雯非但没觉得被冒犯,反而回答:“好开心啊,还当什么编剧啊?”

这让一个“才女”形象荡然无存。且,这是什么价值观?

但最致命的,还是她在录音里承认有枪手。比如,秦雯在聊另一部剧《流金岁月》时,抱怨刘诗诗粉丝艾特她,但她马上对王家卫说:“其实呢是许老师(秦的枪手)写的,我也不知道。”

主角的台词错位都不知道,这是名编,还是瞎编?

她贬低原著:“其实也没什么好的(知亦舒的原著)。”

这两句,坐实了秦雯的“惯性”:用“枪手”,且看不起“原著”。这就为《繁花》的“抄袭”,做了“背书”。

古二放出自己汇报“三兔牌”核心主线的录音,再对比秦雯全程的“小白”提问,基本就知道“金牌编剧”的成色。

她甚至想直接“复制粘贴”古二的台词:“我也可以不筛选一下先放上去”。

最后,是王家卫的“点睛之笔”——手把手教秦雯“洗稿”:“你筛选一下,要在你的语言系统里面嘛!”

另外,录音里,秦许二人“袭警”并被光速捞出的自爆,属于法制事务,不多评论。

第三刀,砍翻一船人,制造“公众事件”。

光锤王家卫和秦雯,火力不够,必须把“流量”拉下水。

于是,唐嫣、刘诗诗、陈道明、游本昌……这些名字一出来,这就不再是“编剧圈内纠纷”,这是“娱乐圈大瓜”。

“小作文”是“我控诉”,是主观的,是可以被“公关”的;“录音”是“他亲口说”,是客观的,是无法抵赖的。

但古二的复仇,是用一年的“小作文”维权失败,换来了一个认知:

在这个时代,真相不重要,“八卦”才重要。

剧本归属不重要,“人设塌房”才重要。

而这也是大众喜闻乐见的。

果然,爆了。

只不过,自此,就变成了手刃式的复仇,核爆式的鱼死网破。

其实,回过头来说,本不至于走到这一步的,甚而古二放录音的行为,也有道德疑虑。但对于一个身患重病的人而言,复仇的快感,或许也是一剂强心针。

其实,王家卫是被自己杀死的|《繁花》录音事件背后

-傲慢者-

回到最初的问题:这一切,只因为王家卫太傲慢?

我们认为,是的。或者,准确说,王家卫和秦雯以及团队诸人,都是傲慢的。

在王家卫的认知里,他不是在“雇佣”古二,他是在“点化”学徒。

他用艺术的“B格”,去白嫖别人的才华。他觉得,让你参与《繁花》,让你这个“工具人”的名字和“王家卫”三个字出现在一起,已经是你三生有幸。

这是一种上世纪香港影视圈早年的“师徒制”遗毒,是“知名大导”的“片场暴君”思维——师父给你一口饭吃,给你一个学习的机会,你还想要“署名”?

他忘了,这个时代,B格不能当饭吃,但录音可以当锤子使。

王家卫的傲慢,体现在他对“人”的漠视。

他把秦雯当“宠臣”,所以会开“胸大不大”的玩笑。

他把古二当“家奴”,所以一边用着他“拯救”剧组的剧本,一边嘲讽他“没有一件是我要吃的”。

他傲慢到,在古二维权时,根本不屑于给一个体面的安抚,反而用一份冷冰冰的声明把人往死里踩。

其实,杀心早就有了。

2020年底,剧组让人叫古二去冒签王家卫的名字,领10万块。

这操作,叫“递刀”。

“递刀”的玩法,在资本局里很常见。本质上,这是一个“服从性测试”和“清退陷阱”。

如果古二签了,恭喜你,你亲手给自己造了一个“把柄”。“冒充王家卫签字”,领10万,这往小了说是“伪造签名”,往大了说就是“职务侵占”或“诈骗”——一旦签字或被判刑3年。

从他落笔的那一刻起,他就从“工具人”变成了“罪犯预备役”,这辈子都别想再提什么“署名”了。你敢闹?剧组反手就能“报警”。

如果古二不签,这就是你现在看到的结局。不签,就是“不服管”,不签,就意味着自动放弃“丰厚报酬”。

古二不光没签,他还天真地“找王家卫谈”。

结果呢?“王家卫不响”。

主旨是“不响”的《繁花》,现在像一串炮仗乱响。

在聒噪中,王家卫的神格,崩了。秦雯的才女光环,熄了。

而古二,赢回了编剧署名吗?没有。他只是成功地把自己从“工具人”,变成了“复仇者”。

他用最不体面的方式,讨回了那个本该体面得到的“公道”。

这个故事的内核,不是艺术,不是创作,而是几千年不变的两个字:

“不公”。

以及“不公”之后,必然随之而来的,另外两个字:

“复仇”。

在90年代,宝总要翻盘,靠的是人脉和渠道。

在AI时代到来的当下,古二要翻盘,只需一部能录音的手机。

“雷神之锤”,掌握在了每个“工具人”手里。

颤抖吧……恶老板们!

撰稿|JackA

策划|文娱春秋编辑部

订单问题或者资源求助可联系客服(免费领取一部福利资源)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