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一燕离婚了。离的什么婚,跟谁离的婚,什么时候结的婚?母鸡呀(粤语“不知道”,纯活跃气氛抖机灵,无任何其它意思)。
离婚消息是通过综艺公布的,热搜上写的综艺名为“浪姐”。哪个浪姐,浪个什么姐,什么时候的浪姐,还是“母鸡”(意思同上,绝无恶意)。

开篇叠两个甲,死去的记忆开始攻击我。按说我不应该再写这个人,不给她贡献半分半厘的流量,才对得起她之前不分青红皂白地告我与我的同行们。
不过我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写一下。一方面是觉得无论职场选择,还是人生选择,小江同学都代表一类人:想走一条特立独行的捷径,最后发现那是一条最远的路;另一个原因是念在同性、心怀唏嘘。
起点不低、群众基础很好的江一燕,人淡如菊半生,归来仍是“糊咖”,作天作地弄出来的地震废墟,最后还是得自己面对。此为唏嘘一。
隐婚的时候,觉得自己是娱乐圈的传奇独行侠,在大理隐居,小某书上云淡风轻的样子羡煞打工牛马,但光好看没用啊,人得生活。
淡不过三年,重新投入名利场却走了一条颇为俗套的路:在综艺里官宣离婚换流量。
无奈她的人设红利期早过了,# 江一燕离婚 # 在热搜上挂了一天,不仅没有太大的热度,舆论翻车还挺严重。此为唏嘘二。






女明星离婚,的确属于翻红的大招。但问题招是大招,也分人。
结婚人淡如菊,离婚锣鼓齐鸣,公众又不是你生活的NPC,凭什么你要安静的时候,人给你安静,你要热闹的时候,人给你抬轿?
应该给公众一个解释和道歉的时候,没有去做,甚至一味地捂嘴差评,傲娇地退圈隐婚,隔几年生完孩子,发现还是搞事业更香,又想吃独立女性这碗饭。
不说别的,光这职场规划就做得不行。
正好昨天我在财经大V“猫笔刀”的留言区看到一条留言。读者问公司裁员,拿不到赔偿金,中年危机如何破?
猫哥回答,职业生涯需要从一开始就做规划,让自己持续积累、持续沉淀,才能提前预防中年危机。如果一开始路径就走错了,一直在舒适区,等到中年危机爆发再问怎么解决,就很难解决了。

这段话,还蛮适合“离婚再就业”的小江同学。

内娱人淡如菊赛道,曾经的卧龙凤雏是万茜跟江一燕。
两人一个生于1982年,一个生于1983年;一个毕业于上戏,一个毕业于北电。
不仅外貌都是小清新挂,而且职业规划甚至相似到了早年都打过歌手牌。那时候的演员,最流行的副业就是当歌手,或者说歌手最流行的跨界是当演员。
2007年,万茜发行首张专辑《万有引力》,江一燕同样发行了首张专辑《星光电影院》。光听这专辑名,就知道当年“人淡如菊”的文艺女青年人设,有多吃香。
公众对这一人设的祛魅,始于2020年的浪姐第一季。
易立竞采访万茜,万茜说自己不喜欢参加综艺,来浪姐主要是为了蹭免费的声乐指导老师。被擅长做功课的易老师直接指出,你参加过《舞林大会》,万茜回答“你不说我都忘了”,易老师“打脸”:你还参加过两次。
后来两人提到娱乐圈的“红”,万茜表示自己没有想红的心,主要是因为懒得折腾。
易立竞一个回旋镖:那你之前不是一直在折腾吗,比如唱歌跳舞。万莤只好撒娇,说“那不是没折腾成功么”。
这个采访一出来,万茜收获了全网差评。但当时大家写的文章、发表的观点,只要就事论事,没有造谣传谣,即使言语激烈一点、用了她的照片,万茜跟她的团队也没到处告。
其实但凡明星暴露在公众面前的问题,都不是捕风捉影,解决自己的问题,比解决提出问题的人重要。毕竟黑红也是红,而且要相信观众对明星,始终是宽容的。主动地在群众的监督下成长,是比“人淡如菊”更好、更稳的人设。
现在回头看,那段时间的恶评虽然打破了万茜“人淡如菊”的幻象,但不破不立。她这几年的成功,就是因为彻底突破了想红又不能说的拧巴,可以甩开膀子干了。
你想要王冠,当然就得争取,这有啥丢人的?!
人淡如菊这事儿,大家只信吴倩莲、山口百惠。但即便她们真做到了,依然未见得是荣耀,反倒有些可惜。
为了婚姻与家庭,她们放弃了更加丰富的人生与更加耀眼的舞台。作为个体,这个选择固然值得尊重,但在女性崛起的风潮下,尊重并不代表提倡。

与万茜的涅槃不同,同样遭遇人淡如菊危机的小江同学,走上了相反的路。
万茜的人淡如菊,是“懒得红”,江一燕的人淡如菊,是样样红。“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一燕”,别人拼尽全力才能得到的,她只要随便做做,就能得到。
在建筑设计奖翻车之前,江一燕是著名的跨界选手。写作出书、支教教学、做公益、搞摄影,其它方面获的各种奖项,比本职工作演戏,多得多。
大家开始还是佩服的,直到她横空出世,拿了个美国建筑师大奖。
业内人士一深扒,发现房子是小江同学的(另一种说法,房子是“好利来”蛋糕创始人罗红的);设计团队来自于德国,她只出了“创意跟想法”。
这真是“离谱他妈给离谱开门,离谱到家了”。相当于有人买了件设计师款的衣服,拿去参赛,获得了服装设计师奖。
全国“设计狗”的愤怒被点燃,并迅速辐射到经常被领导抢功的打工牛马身上。一个真理,明星惹谁都别惹牛马,惹了牛马就成阶级矛盾了,如果有传送门,麻烦给墨镜导演递个话儿。
当时江一燕发长文回应此事,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段话——
对了,我去巴塞罗那是学习和参观安东尼奥·高迪的建筑。
确实,我比较让人想象不到是去领奖的,毕竟我长得确实比较像颁奖嘉宾。在2018年收到获奖通知时也只是和团队分享了一下喜悦。

这该死的“人淡如菊”。一个当时正被甲方爸爸折磨改方案的设计师朋友,说他直接要被气心梗了。
如果“人淡如菊”有另一个名字叫“不谙世事”,小江同学是合格的。不仅继续气人,还火力全开。评论此事的博主,只要用了她的照片,全部被告“肖像权”,公号同事们在群里奔走呼号,大家连夜删文。
从那以后,江一燕慢慢淡出公众视野,直到今年上半年,出现在改名为《乘风2025》的“浪姐”舞台上。博主、号主们心照不宣地选择了“不写、不碰、不给流量”,最终的结果就是,节目播完,很少有人知道她也是“浪姐”。
然后就是到了上周,江一燕离婚上热搜。
前夫是导演兼演员赵汉唐。2017年,江一燕跟赵汉唐合作了《七十七天》,但何时恋爱、何时结婚,瞒得密不透风。
两人婚后住在大理,隐居避世、闲云野鹤,按说这非常“小江同学”。但我查了一下智搜,显示两人离婚的矛盾是男方想在大理隐居,女方想要去娱乐圈搞事业,哈!
然后她参演的古偶《月鳞绮纪》也开始做宣传了,导演郭敬明,主演鞠婧祎、曾舜晞、陈都灵,同时还官宣了“获得云南石林景区终身免费浏览权”。这都是哪儿到哪儿,跨界这东西,一旦染上,真停不下来么……

天上一日,人间一年。谁能想到下凡的“人淡如菊”,会跟复出的“小时代”上演“古偶一锅出”?
罢了罢了。毕竟我的原则是无论哪一位女性,重返职场我都要赞美和支持,因为工作是美丽的。
希望小江同学珍惜复出的机会,其实认真做个歌手或者演员,并不比拿下摄影奖、成为慈善家低级。
同时也想提醒小江同学们,明星是份好职业,只要红过,就已经享受到了特权。但凡是在哪个公司打工,无论曾经多么辉煌,都不可能人到中年,gap三五年,仅仅靠个离婚,就轻松回到原来的岗位。
每个当红或者红过的明星,都是攒了祖上三世的修行,运气好到爆炸。好好珍惜,别作、别卖惨,有委屈去找心理医生,别跟公众理论。良心建议仅此一份,低调惜福、知足常乐。
很多姐妹都在催和田玉的返场,我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情,因为我自己也是买买买到停不下来。和田玉就是最适合中国宝宝的珠宝首饰,与中国人温婉、平和的性格相得益彰。
但是大家也知道,每次直播给大家准备货,不管是哪一款,都是我在一堆货里,一件一件挑出来的(可把我累够呛):
同一批料子,我要最好的;同一批货,我要货头,就因为这个还被蛐蛐了,说我眼光刁,杀价狠,太难伺候了。
没办法,给咱们姐妹挑好东西,就得这么“心狠手辣”。这几个月也给大家攒了不少狠货,不仅有超稀缺洒金籽料的手串和独家定制款项链、头一次亮相的墨玉籽料项链、一口糖的各种吊坠手串,还有高品质南红、定制五行手串、藕粉、烟紫…以及大师定做的无事牌,各种好玉料+好设计的新款……
是不是看着都心动,这不赶紧把直播给大家安排上了,每一款库存都不是很多,大家一定要预约好我们11月13号的直播!
哈罗哈罗,我是你们的云闺蜜艾小羊
畅销书作家、资深媒体人
喜欢我的文章麻烦点击公号名片关注我——
公号改版后经常有读者反馈收不到推文,为防止失联,让大家每天看到好文章,麻烦按下面步骤操作,星标公众号,以后就能快速找到小羊啦〜

往期爆文推荐
点『赞』和『在看』让我知道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