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墨镜碎了,你还喜欢他吗?

王家卫墨镜碎了,你还喜欢他吗?
王家卫墨镜碎了,你还喜欢他吗?

说起香港电影,“王家卫”绝对是绕不开的名字。

《旺角卡门》《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花样年华》《2046》《一代宗师》……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构成了独树一帜的“王家卫式”风格。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一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期。秋刀鱼会过期,肉罐头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东西是不会过期的?”

——《重庆森林》

31年过去了,这段经典台词至今仍在社交媒体流传,早已成为“王家卫体”的风格注脚。

王家卫墨镜碎了,你还喜欢他吗?

《重庆森林》剧照

除了台词,王家卫电影的画面质感与审美同样突出。浓烈的氛围感,让他的作品成为不少文艺青年的心头好。

更被称道的是,他很会捕捉女性之美,经他镜头打磨的女演员,总能展现出更高级的美感。

王家卫墨镜碎了,你还喜欢他吗?

《花样年华》剧照

可就是这样一位“有眼光”的导演,近期却因“背后蛐蛐多位演员”“发表不尊重女性言论”陷入争议。

王家卫糊涂啊!原本,古二只是想要回《繁花》的编剧署名权,如果他能格局打开,根本不会有后续的风波。

王家卫墨镜碎了,你还喜欢他吗?

《繁花》剧照

在古二曝光的录音中:王家卫不仅称“唐嫣很装”,还与他人一起拿金靖的身材开低俗玩笑;《繁花》唯一署名编剧秦雯更透露,自己在《流金水月》拍摄期间,将刘诗诗的角色台词给了倪妮,刘诗诗讨说法时被她怼回去了……

舆论掀起惊涛骇浪,但比事件本身更刺眼的,是录音里藏不住的对女性的轻慢和偏见。我们不得不思考:当下女性究竟困在怎样的枷锁里?又该如何亲手打破?

1

女性困境从未退场

顶流小花赵露思试戏失败,竟遭经纪公司关厕所辱骂3小时还被掌掴,后续解约过程中更是布满荆棘;

佘诗曼在干爸许绍雄离世后,还被记者不合时宜地追问“是否遗憾没让他喝到结婚茶”;

更多女演员的角色塑造则难逃刻板,多被限定在年轻、美丽、性感的框架内,既缺乏深度和真实性,还牢牢束缚了戏路发展。

可见,女性困境从未因明星的光环而消失。无论身处星光璀璨的名利场,还是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女性面临的困境普遍相通。

王家卫墨镜碎了,你还喜欢他吗?

《出走的决心》剧照

职场中,有多少女性面试时不得不直面HR的“婚育拷问”?可何曾有人追问男性“如何平衡工作与家庭”?

家庭里,“丧偶式育儿”普遍存在,又让多少女性在母亲和妻子的角色里湮没自我?

有的她不敢停下脚步,有的她离开职场多年后想重返,发现早已与社会脱节、举步维艰。

社会凝视下,“剩女”标签不断制造婚恋焦虑,单一审美严苛规训女性身体,传统道德与现代自我的冲突,更在日复一日地撕扯着每一个努力生活的她。

2

女性如何看待女性困境?

为什么说“女拳”污名化了真正的“女权”?因为“女拳”是一种极端主义,它谋求的是女性特权;而真正的“女权”,追求的是平权,是男女在权利、机会和资源上的平等,绝非“女性至上”。

所以,真正的女权主义,从来不是“对抗男性”,而是“打破偏见”。女权代表作家上野千鹤子在《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中就精准定义:“女性主义是追求弱者也能得到尊重的思想”。

王家卫墨镜碎了,你还喜欢他吗?

上野千鹤子 《最后一课》纪录片截图

说到底,当女性开始为自身权益发声、为打破困境努力时,便是对“女权”的践行。它的意义,是让每个女性都能摆脱“性别束缚”,拥有自主选择自己人生的自由。

3

从“他人评价”到“自我定义”

女性力量崛起

别人的评价重要吗?若一味以“别人觉得好”的标准规训自己,我们所做的一切便只是完成他人期待,而非活成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舒淇耗时十余年打磨首部自编自导的半自传电影《女孩》,不仅入围2025年威尼斯金狮奖,更斩获釜山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影片聚焦原生家庭中的女性困境,寄望所有受过伤的女孩活出美好未来。正如她所言,拍这部电影最大的初衷,是希望不懂爱的父母可以懂得怎样去爱自己的小孩。

王家卫墨镜碎了,你还喜欢他吗?

《女孩》剧照

能把一手烂牌打成王炸的人,着实令人钦佩。出身无法改变,但我们可以选择面对困境的态度。

全职主妇就没有价值吗?不,她们可以通过学习新技能开启副业,或深耕自己的热爱,自主定义人生价值;

年纪大了就该将就吗?不,中女同样能跳出桎梏,勇敢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总而言之,打破女性困境的核心,从来不是迎合别人的标准,而是建立属于自己的评价体系。

当女性不再彼此审视、不再困于他人评价,就能爆发出惊人的能量,而这种能量,正是打破困境的关键。

王家卫墨镜碎了,你还喜欢他吗?

《芭比》剧照

结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困境,做好自己就好

面对女性困境,或许有人会觉得“个人力量太渺小,改变不了什么”,但其实,对个体而言,破局的第一步很简单:做好自己。

做好自己,是不再因别人的评价否定自己,也不因自己的偏见苛责别人。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带来的讨论终会过去,但女性面对的困境,仍需我们持续关注。

如果改变不了世界,那我们不妨先从“做好自己”开始:建立自己的评价标准,坚持自己的人生选择,活出自己真正想要的模样。

更多故事 :

拙见小助手↑

读完记得点个【在看】↓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