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彼时,说唱影视解说正是影视内容赛道的创新形态,更是兼具传播力与质感的精品内容代表。然而,随着AI工具的爆发式发展与短视频生态的成熟,在经历约莫一年多的黄金窗口期后,说唱影视解说迅速沦为可拆解、可复制的起号模版,多数内容已偏离创作本质,沦为单纯的流量收割工具。
作者 | 张书涵(上海)
打开抖音搜索「rap 电影解说」,相关内容播放量已突破19.7亿次。评论区里充满了「听完还想再刷一遍正片」「比干巴巴的解说有意思多了」等留言。
当下的短视频平台,以说唱形式解读影视作品的内容还在增长。回溯赛道本身的发展,早期创作者多以搞笑吐槽切入,用夸张的押韵解构恐怖片、惊悚片的紧张感。2025年初 ,@三楼电影靠一首《杀人的小沙发》出圈,把小众惊悚片解说做到700万播放。如今,它也进化出多元形态,既有@花町馆长这样靠细腻文案与情感共鸣取胜的内容派,也有@艺雪影视 这类靠高频更新与标准化内容崛起的头部账号,多条视频播放破百万,还不乏如@顽疾猫说电影 聚焦电视剧、@说唱国漫 专攻国漫的细分玩家。
平台对新颖形式内容的流量倾斜下,当下说唱解说的播放量依然普遍较高,普通账号单条播放多在5万-20万,头部账号爆款可达千万级。尤其是近期AI技术的介入,让这条赛道的门槛陡降,说唱解说更多成为一种极具性价比的引流工具。AI电影解说专属小程序「电影解说 AI 智能体」在9月25日上线,在该小程序内,用户只需选定热门影片,再勾选「烧脑悬疑-恶人成功」「励志成长-草根翻身」等风格,很快内就能生成带押韵歌词、背景音乐的完整视频。
一边是19.7亿播放量的热度,一边是AI模板化内容的泛滥;说唱影视解说的走红,是用户需求升级、创作门槛降低、商业生态发展与技术助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影视解说这么卷了吗
2024年3月,@三楼电影 发布了第一条说唱解说视频,一举突破700万浏览量。其后续作品也很快进入千万流量池,涨粉迅速,现已在抖音达成145万关注。
虽然被平台流量青睐,但起初三楼并没有全情投入这类视频的制作。直到2025年1月《杀发》解说视频爆火,点赞至今已突破80万,副歌「杀人的小沙发」鬼畜又洗脑,甚至已经成为热梗。三楼也决定继续延续这一风格,做全职博主。

三楼在从事自媒体之前就对说唱很感兴趣,也写过歌发过单曲。他的创作速度很快,认真算起来一条视频一天就能搞定:先找片源,「画面吸引眼球、剧情比较简单的就行。」从选片到选曲、填词到旋律,最后投入录音和剪辑流程中,三楼调侃自己已经完全是「流水线熟练工」了。
在吸引观众这件事上,三楼找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选片首选猎奇、抽象的小众恐怖片、惊悚片,延续「小xx」系列,三楼持续产出了「烧人小锅炉」「吐钱小茶壶」「邪恶小萝莉」等多个热门作品,基本维持着一周一更的节奏。以滑稽魔性的旋律搭配直白通俗的歌词,消解了此类影像表达带来的恐怖和压抑感,二人转旋律配上四六八句,评论区都在感叹:「论BGM的重要性,这样突然就敢看了。」
虽然三楼的起号过程十分顺利,但他坦言,在他进入这个赛道之初,电影解说的短视频内容就已经很卷了。而说唱形式无疑是对影视解说赛道的一种个性化升级:一方面是创作难度提升,另一方面,说唱的高信息密度让用户能在1-3分钟内掌握核心剧情,完美契合短视频碎片化消费场景,也提高了传播效率。
2024年初或更早,抖音平台就兴起了一股说唱影视解说热潮。随着形式成熟,也出现了一些专注大众影视作品的博主。例如@顽疾猫说电影 ,韩泰高分剧《与恶魔有约》《语义错误》《黑帮少爷爱上我》等都在其选片范围内,国内热播影视剧也能做到实时跟进:《许我耀眼》解说视频点赞超60万,完整版曲子还上线了汽水音乐。
更细分的角色向内容也同步涌现,@说唱国漫 聚焦垂直赛道,为《斗罗大陆》《神印王座》等定制的角色曲持续更新中,相同的旋律和填词逻辑形成某种系列感,也收获了不少国漫粉丝追捧。

一些优质内容填词生动,旋律朗朗上口,成为了超越原片的佳作。@艺雪影视解说 为《你眼中的世界》创作的说唱曲《往林子跑》一度成为平台大热BGM:「亲爱的往林子跑吧,快往林子跑,机会只有一次千万别被抓到。」即便距离该视频发布过去三年,仍有用户时常重刷并留言,博主发布的新视频下也总会有老观众提及《往林子跑》带来的无法复刻的感动。
还有一些创作者突破了浅层的剧情解说或娱乐维度,几乎把每首歌都当成可发行的单曲打磨:@花町馆长 的每支解说歌曲都同步发行上架网易云和汽水音乐,抖音拥有233万粉丝的他,在网易云也有4万「歌迷」。
彼时,说唱影视解说正是影视内容赛道的创新形态,更是兼具传播力与质感的精品内容代表,花町馆长、艺雪影视、三楼电影等头部创作者都曾入选「抖音精选」。三楼的代表作《沙发》解说视频于2025年1月成功入选当日抖音精选,其后续作品也持续被收录,@三楼电影 成为平台认可的优质创作者。

单一的商业化逻辑
在说唱影视领域,头部创作者已形成一定的个人品牌效应,@花町馆长 和@三楼电影 都能接到一些影视宣发投放。此类商单找到说唱解说博主的频率不算太高,但合作对象基本集中在几个头部账号。和三楼正在运营的另一个游戏解说账号相比,影视解说领域也表现出了更大的商业化潜力。
说唱解说变现的基本模式就是「流量分成+少量商单」。然而影视宣发投放的态度仅向少数精品账号倾斜,绝大多数说唱解说与「小帅小美」式的解说模版类似,形式大于内容且高度同质化,根本无法触及商单市场。这种情况下,流量分成就成为其唯一的变现渠道。
大约在三楼投入运营账号半年后,AI制作说唱解说开始密集涌现。这类账号借助AI工具自动生成押韵歌词、匹配影视片段,多采用 「固定 BGM + 标签化句式」的生产模式,甚至能实现日更多条。一段时间内,打开抖音搜索 「说唱影视解说」,十有八条结果都是采用《穷开心》BGM 加上直白套词的固定模板,画面则随意剪辑热门影视剧片段,甚至还会出现不同账号解说同一部剧而歌词只差几个字的情况。

模版化路线的本质是流量套利,而平台对新颖形式内容的流量加权,让说唱解说成为低成本引流的绝佳选择。普通AI生成的视频播放量多在5万-20万区间,按照抖音「1万播放10-15元」 的行业分成标准,一个日更3条的账号月收入可达2000-5000元。创作者签约抖音伙伴计划后,此项收益还有翻倍。「不用露脸、不用原创,只要套模板就能赚钱,对新手来说门槛几乎为零。」不少AI教学账号以这样的话术兜售着AI说唱解说视频生成「大礼包」。
AI工具的普及彻底打通了复制粘贴的创作链路。如今的AI工具已覆盖从文案生成、作曲配词到智能配音的全环节,且形成了分层服务体系。电商平台上,标价9块到99元的「AI说唱解说教程」,内含文案生成指令、免费beat库链接及剪辑模板,多使用suno AI或者ACE studio。更便捷的一站式小程序如「电影解说AI智能体」,用户只需选择影视片段、选择解说风格,很快就能生成带押韵歌词和背景音乐的完整视频,单次收费30元左右。


创新红利迅速消失
偶然间三楼还发现,自己出圈的「小沙发」系列副歌成为了另一大常见的AI教学模版:「人家就用那几个字我也无所谓了。不过现在用AI做电视剧解说的比较多,我还是继续做电影嘛。」

三楼对于自己的作品有一定的高要求,会在简介中标明强调自己「不是AI」;即便网易云、汽水音乐主动邀约三楼上架爆火BGM,他仍因觉得电影解说词和真正的歌曲创作是两回事,认为自己创作水平不够而搁置合作。
尽管部分观众对AI内容的抵触情绪明显,「全是《穷开心》,耳朵都听出茧了」、「还是馆长的真人创作有梗」等评论常出现在评论区,但这并未阻挡模板化内容的泛滥。更值得关注的是,即便像花町馆长和三楼电影这样的精品账号,也面临流量波动的困境,三楼近期5个视频有两条甚至点赞都未破万。
在影视解说领域,一方面说唱和「小帅小美」等模版化引流内容以量取胜,AI 驱动的流水线作品扎堆涌现。另一方面,三楼电影和花町馆长等创作者坚持做精品内容,入驻「抖音精选」,强调个人原创性和非AI参与,以@心中之城 为代表的深度解读也在抖音整体内容精品化方向发展中受到重视。

行业内卷也倒逼精品创作者寻求突破。三楼近期就陷入转型困境,以《穷开心》为基础伴奏的解说视频流量被稀释,他也担心自己的观众会陷入审美疲劳,想要尝试更多元的曲风。他有过一次不成功的尝试,在解说xxx的时候三楼选择了雷鬼曲风,上线后播放量堪堪突破20万;他选择下架重新调整成disco,播放量便恢复到百万量级,「我还在摸索观众的喜好。」此外,经历一年多的挖掘,三楼的猎奇片源储备也日渐枯竭,一些评论里说的「烂片快被他看完了」似乎正在应验。
说唱解说从创新到模板化的快速转变,是短视频流量优先的生态与AI工具降维打击的结果。随着AI工具的爆发式发展与短视频生态的成熟,曾被视作一种内容创新方向的说唱解说,在经历约莫一年多的黄金窗口期后,于2025年迅速沦为可拆解、可复制的起号模版,多数内容已偏离创作本质,沦为单纯的流量收割工具。




